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從十個方面總結概括了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
連日來,“十個堅持”在各界婦女中引發熱烈反響。經過認真學習和深入思考,大家一致認為,“十個堅持”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們黨引領中國未來的科學指引,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奮進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開創新局面、奪取新勝利。
“十個堅持”把握歷史大勢、揭示歷史規律
百年恰風華,苦難鑄輝煌。
在兩個百年交匯的關鍵節點,回顧過往,展望未來,意義深遠。
通過深刻學習《決議》,大家普遍認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偉大奮斗中所積累得出的寶貴歷史經驗,是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統一體,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歷史規律的昭示、歷史實踐的產物、歷史奮斗的結晶。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宋學勤指出,善于進行歷史經驗總結,在重要歷史關頭對黨史重大問題作出決議,是中國共產黨推進工作的重要方式。而百年大黨之所以能夠風華正茂,靠的正是《決議》所總結出的寶貴歷史經驗。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云南行政學院)機關婦委會主任熊黎明教授認為,通過對歷史高度凝練和概括得出的“十個堅持”,是一部教育全黨和全國人民正確認識和學習黨史的最好教材。有了“十個堅持”,我們黨就有了根基,有了底氣,有了團結的基礎,有了前進的方向。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楊晶說,《決議》在檢視歷史、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認識,增強了凝聚力,有助于我們目標明確、路徑清晰、信心十足的邁入全面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汲取寶貴經驗 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力量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大家一致認同,百年來,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之所以能一次次化危為機,最終奪取全國政權,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復興之路,正是因為我們黨能不斷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深刻學習和梳理“十個堅持”歷史經驗,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曼倩認為,“堅持黨的領導”是本質特征,“堅持人民至上”是執政理念,“堅持理論創新”是不竭動力,“堅持獨立自主”是安全保障,“堅持中國道路”是核心要義,“堅持胸懷天下”是價值追求,“堅持開拓創新”是活力源泉,“堅持敢于斗爭”是光榮傳統,“堅持統一戰線”是重要法寶,“堅持自我革命”是鮮明品格。”其中,“堅持敢于斗爭”是新時代青年需要繼承與發揚的光榮傳統,當代青年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郭春寧對《決議》中“十個堅持”首尾呼應的結構感受深刻,那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與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的“共振”。她說,黨的寶貴歷史經驗正是來自不斷踐行的自我革命,而自我革命的動力和基因恰恰是從“為人民”中而來。
“作為洪湖人,對‘十個堅持’感受特別深刻。”湖北省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濱斗湖村村委會委員、婦聯主席謝愛娥說,“從跟著共產黨鬧革命,到建國后把洪湖建成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從打敗洪水、戰勝疫情,到脫貧攻堅奔小康,無一不是因為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敢于斗爭。”
“‘堅持人民至上’,即是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家稅務總局機關婦工委主任、二級巡視員李艷表示,稅務總局機關婦工委將始終踐行“爭做婦女之友,建設婦女之家”的工作理念,關心干部所需所慮,積極回應廣大女干部訴求,進一步激揚巾幗之志、匯聚巾幗之智、凝聚巾幗之力。
“一個超大規模的農業國家能解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樣艱巨的時代課題,正是遵循了‘堅持中國道路’這一寶貴經驗”,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王曉莉認為,正是在寶貴經驗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人走出了一條不斷深化認識、逐漸把握規律、逐步提高能力和水平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十個堅持”的歷史經驗,尤其是“堅持人民至上”的經驗,令中日友好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副主任醫師趙瑾體會尤甚。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表示,近些年診療技術的不斷革新,正體現了我國女性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女性地位被認可和提升的現實,“患者的需求和客觀條件的改善不斷激勵我們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診療服務,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人民幸福將恒久長遠。”
履行使命擔當 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寶貴經驗彌足珍貴,歷史使命催人奮進。
在新的征程上,“趕考”遠未結束,“十個堅持”也必須落實到新的實際工作中。
大家一致表示,在新時期的趕考道路上,必須立足本職工作,更加深入地體會、運用、把握建黨百年的寶貴歷史經驗,明確方向、凝聚力量、堅定信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勝利。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姜春蘭表示,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嶄新歷史起點上,要以史為鑒,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開拓奮進,攻堅克難,始終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國家重點領域培養一流人才、出一流科研成果,打造國之重器,以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王曼倩呼吁,廣大青年黨員教師要善于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尤其是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好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要增強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將個人奮斗融入民族復興大業之中,以行動建功新時代教育,以奮斗創造治學強國之路,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李艷表示,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稅務總局機關婦工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要組織廣大女干部原原本本學、深入思考學、結合實際學,充分發揮稅務系統女干部在加強稅務機關黨的建設、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確保圓滿完成今年各項任務,扎實做好明年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為基層一名普通共產黨員,“95后”全國抗疫先進個人甘如意表示,自己將時刻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忠實踐行“不忘醫者初心、牢記健康使命”的精神,守護好市民的生命健康,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為基層醫療事業努力奮斗。
北京理工大學睿信書院輔導員甘鳳妍表示,將立足本職崗位,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和破解書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緊密聯系起來,把百年黨史中蘊含的鮮活素材和先進思想轉化為立德樹人的生動教材,切實提升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領軍領導人才培養盡一份綿薄之力。
北京市東城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社會工作隊伍建設科科長劉靜說,走好新時代趕考路,“東城社工”將以信仰與力量、以熱血與擔當、以智慧與勇氣、以拼搏與奉獻,書寫好新時代社區治理、服務居民、守護幸福的答卷。(統籌: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周韻曦 文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耿興敏 周韻曦、林木、任然、丁秀偉、王江平、姚鵬、陳姝、徐陽晨、強洪)